在优培东方PMP认证培训考试过程中,关于什么项目应该签署什么样类型的合同,我们在规划采购管理中的采购管理计划中,应该如何规划本项目采用的合同类型。不同的合同类型,如果计算支付总价和实际利润,都是pmp培训及PMP考试中常见的知识点,优培东方PMP认证项目管理培训学校对此做详细解答
一、合同类型选择的思路:
一看:范围明确不明确;
二看:管理内行还是外行;
三看:身份买方还是卖方;
四看:时间紧急不紧急
1、范围明确不明确。
假如范围明确,通常选择总价类(FP类);
假如范围不明确,通常选择成本补偿类和工料合同。(CP或T&M)
如果是卖方,通常选择成本补偿类;
如果是买方呢,要看是不是内行,如果内行,选择成本补偿合同,可以很好的参与项目;如果是外行,通常选择工料合同;
2、身份是买方还是卖方,选择相对风险小的。如果是买方,总价类中固定总价合同FFP风险最小,成本补偿类中的CPIF风险最小。
3、时间紧急不紧急,一般时间紧急有项目都是选择工料合同。
4、需不需要增加人员、聘请专家以及寻求其他外部支持。
在不能很快编写出准确工作说明书的情况下,经常使用工料合同来增加人员、聘请专家以及寻求其他外部支持。
一般需要增加人员、聘请专家以及寻求其他外部支持的项目选择工料合同。
工料合同适用于短期和小金额的项目,不适用于长期。
看完这些还是不明白的同学看我们发的辅导书第510页有更详细的说明和解释
合同相关计算
1、固定价合同(FP)
固定总价或者总包合同(FFP):卖方承担最高的风险,注重控制成本,获利可能性达到最大。
固定总价加激励合同(FPIF):在固定价的基础上协定以某种方式来计量激励。
举例:合同的目标成本20000,目标费用2000,风险分担比率70:30,最高价24000。如果发生为情况1:实际成本16000.情况2:实际成本25000.买方应支付的总价和卖方的佣金计算如下:
买方支付总价=实际成本+目标费用+(合同成本-实际成本)*分担比率
卖方佣金=买方支付总价-实际成本
注意最高限价.
情况1:买方支付总价:16000+2000+(20000-16000)*30%=19200
卖方的佣金:19200-16000=3200
情况2:买方支付总价:只支付最高价24000,因为实际成本25000高于最高价24000.
卖方的佣金:24000-25000=-1000.
2、成本报销(CR)
成本加激励费合同(CPIF):合同付款在成本的基础上叠加激励费,激励费通常以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之间的差异计量。
买方支付总价=实际成本+目标费用+(合同成本-实际成本)*分担比率
举例:合同的估计成本20000,费用2000,风险分担比率70:30。如果发生为情况1:实际成本16000.情况2:实际成本25000.买方应支付的总价计算如下:
情况1:买方支付总价:16000+2000+(20000-16000)*30%=19200
情况2:买方支付总价:25000+2000+(20000-25000)*30%=25500
成本加固定费合同(CPFF):合同付款在成本的基础上叠加固定佣金。
C=C1+F
C――>合同总价(支付费用)
C1――>实际发生的项目成本
举例:合同的估计成本20000,固定费用2000。如果发生为情况1:实际成本16000.情况2:实际成本25000.买方应支付的总价计算如下:
情况1:买方支付总价:16000+2000=18000 情况2:买方支付总价:25000+2000=27000
成本加成本百分成合同(CPPC):以实际发生成本的百分比来计算佣金。卖方没有动力控制成本,因为成本越高相应的佣金也越高。许多经济社会环境明令禁止使用CPPC合同。
C=C1+C1*P ==P为固定的百分比(共同商定的)
举例:合同的估计成本20000,费用为实际成本10%。如果发生为情况1:实际成本16000.情况2:实际成本25000.买方应支付的总价计算如下:
情况1:买方支付总价:16000+16000*10%=17600 情况2:买方支付总价:25000+25000*10%=27500
成本加价合同(CPF):合同付款在成本的基础上叠加佣金。如果佣金计量为成本的百分比,则是CPPC合同。
3、时间材料(T&M)
时间材料合同(T&M)或单价合同(UPC):可以看作是固定价合同与成本报销合同的综合。时间材料合同事先约定了资料的单价,合同价格以时间耗费的资源量乘以资源单价来计量。
举例:10小时*10元/小时=100元。
二、合同类型选择
1、固定价合同:适合于工作范围说明(SOW)清晰、明确、完整,工作范围预期变更的频度与幅度比较少且小。否则不能选择。
2、成本报销合同:适合于买方有足够行业经验,以及可以投入管理卖方的精力,否则不能选择。
3、行业惯例:遵从行业惯例也是可行的一种思维方式。
(引入新题目)
合同类型讲解
张羡
版本号:1.2(2010.09.28)
仅供“优培东方”PMP培训班学员学习交流使用
勿传播,勿用于商业用途
1.总价合同(FP):
特点:范围确定,买方占主导强势地位的时候,多使用此合同。
优点:买方风险小,管理成本低,目标和验收标准明确,使用广泛。 缺点:任何有关采购的变化(包括范围和规范)都会增加买方的成本。
1.1 固定总价合同(FFP):★
范围明确,合同履行过程中任何成本的增加都由卖方负责,此合同类型“对于买方风险最小”。例如:设备采购订单。
关键词:“明确的范围”,“100%财务风险给卖方”。 没有计算题。
1.2 总价加激励费用合同(FPIF):★★★★★
范围明确,首先设定一个买方能接受的“最高价(总价上限)”,并同时建立衡量绩效的目标成本、卖方目标利润和实际成本低于目标(节约)时对卖方的额外奖励比例。实际成本低于目标成本时,卖方可得到所节约成本的一定比例作为额外的利润。此类合同有助于买卖双方同步目标,共同节约成本。
关键词:“最高价格”,“目标成本”,“目标利润”。 计算题分为两种: 1.总价合同(FP):
特点:范围确定,买方占主导强势地位的时候,多使用此合同。
优点:买方风险小,管理成本低,目标和验收标准明确,使用广泛。 缺点:任何有关采购的变化(包括范围和规范)都会增加买方的成本。
1.1 固定总价合同(FFP):★
范围明确,合同履行过程中任何成本的增加都由卖方负责,此合同类型“对于买方风险最小”。例如:设备采购订单。
关键词:“明确的范围”,“100%财务风险给卖方”。 没有计算题。
1.2 总价加激励费用合同(FPIF):★★★★★
范围明确,首先设定一个买方能接受的“最高价(总价上限)”,并同时建立衡量绩效的目标成本、卖方目标利润和实际成本低于目标(节约)时对卖方的额外奖励比例。实际成本低于目标成本时,卖方可得到所节约成本的一定比例作为额外的利润。此类合同有助于买卖双方同步目标,共同节约成本。
关键词:“最高价格”,“目标成本”,“目标利润”。 计算题分为两种:
1.2.1 计算卖方利润。
公式:卖方实际利润=卖方目标利润+(目标成本-实际成本)*卖方分担比例。
最后将 实际成本+卖方实际利润,判断是否高于最高价。
如果高于最高价:卖方实际利润=卖方实际利润-(实际成本+卖方实际利润-最高价)。
1.2.1.1题目:目标成本10000,卖方目标利润1000,最高价12000,分担比例80/20,实际成本9000,问卖方实际利润是多少?
卖方实际利润=1000+(10000-9000)*20%=1000+1000*20%=1000+200=1200。 9000+1200=10200<最高价12000。 1.2.1.2题目:目标成本10000,卖方目标利润1000,最高价12000,分担比例80/20,实际成本11500,问卖方实际利润是多?。
卖方实际利润=1000+(10000-11500)*20%=1000+(-1500)*20%=1000+(-300)=700。 实际成本+卖方实际利润=11500+700=12200 > 最高限价12000 卖方实际利润=700-(11500+700-12000)=700-200=500。
1.2.2 计算估算的合同总价(PTA,总体假设点)。
PTA是一个假设买方实际支付最高价的情况下,分担比例适用或不适用的临界点,即买方不对超过PTA的“实际成本”做任何分担,超过PTA的成本全部由卖方利润进行负担。
公式:目标成本+[最高价-(目标成本+卖方目标利润)]/买方分担比例
1.2.2.1题目:目标成本10000,卖方目标利润1000,最高价12000,分担比例80/20,问估算的合同总价是多少? PTA=10000+[12000-(10000+1000)]/0.8=10000+1000/0.8=10000+1250=11250。 实际成本=PTA=11250的情况下,卖方利润=750. 假设:实际成本是11500。 实际成本(11500)-PTA(11250)=250,因为最高价的限制,卖方的利润也由750变为500,可见,实际成本中超过PTA以外的成本(250),全部由卖方利润进行负担。
1.3 总价加经济价格调整合同(FP-EPA):★★ 范围明确,合同金额较大,执行期长,很容易被经济大环境影响。 关键词:“通货膨胀”,“汇率”,“避免经济影响”。 没有计算题。
2. 成本补偿合同(CR): 特点:范围无法准确定义,需要很大的灵活性,多用于卖方占主导地位的情况。 优点:采购SOW编写简单、灵活机动,卖方可以不考虑成本风险。 缺点:买方需增加大量的管理成本来审核卖方提交的每份发票。 关键词:“范围无法确定”,“每张发票”。
2.1 成本加成本百分比合同(CPPC):★★★ 报销卖方一切与合同相关的实际成本,并在“实际成本”的基础上乘以一定比例作为费用。此合同类型“对于卖方风险最小”。 公式:卖方实际利润=实际成本*利润百分比 合同总价=实际成本+卖方实际利润
2.1.1 题目:有一个CPPC合同,计划成本10000,并同意将成本的10%作为卖方利润,实际成本12000, 问卖方利润是多少?
卖方实际利润=12000*10%=1200。
2.1.2 题目:有一个CPPC合同,计划成本10000,并同意将成本的10%作为卖方利润, 实际成本12000,问合同总价是多少?
合同总价=12000+12000*10%=12000+1200=13200。
2.2 成本加固定费用合同(CPFF):★★★ 报销卖方一切与合同相关的实际成本,并在“计划成本”的基础上乘以一定比例作为费用。此类合同不关注卖方实际绩效,除非范围改变,费用不变。 公式:卖方实际利润=计划成本*百分比 合同总价=实际成本+卖方实际利润
2.2.1 题目:有一个CPFF合同,计划成本是10000,并同意将将成本的10%作为卖方利润,实际成本12000,问卖方利润是多少?
卖方实际利润=10000*10%=1000。
2.2.2 题目:有一个CPFF合同,计划成本10000,并同意将成本的10%作为卖方利润, 实际成本12000,问合同总价是多少?
合同总价=12000+10000*10%=12000+1000=13000。
广州慧翔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原创内容 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