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第六版PMBOK)中,关于项目管理一般性商业论证方法做出了概要指引。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重点介绍项目启动的效益论证法,在本文中我们重点介绍在项目启动过程中常用的经济学模型论证方法。涉及到项目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BCR计算等常见方法。

在项目商业论证方法中,经济学模型会借助大量数据模型的方式来完成。从投资收益上测算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具备价值。
首先我们得了解几个根本概念:
经济学模型(商业论证):
净现值分析NPV Net Present Value
NPV要为正,且越大越好
NPV指把所有预期的未来现金流入与流出都折算成现值以计算
一个项目预期的净货币收益与损失。
现金流——收入减去支出
贴现率——可以接受的最低的投资回收率,也叫要求收益率
NPV的计算基于货币贬值原理,例如如果你在今年的8月10号进行了一笔投资,投资金额为100元,那在明年8月10号你能收回105元,这样在经济上计算是否产生了收益呢?答案不是一定的。如果只从账面来看 105-100=5,结果大于0,我们有5块钱的盈利,看上去项目是可以做的。但如果计入通胀,1年后的105年,只值当初投资时的95块,这时候用95-100=-5,我们会发现项目实际亏了5块钱。再换个更容易理解的说法,当时投资时100块可以买30个鸡蛋,结果一年后我们收回105块却只能买28个鸡蛋,105块的购买力还不如当时的100块,这个项目肯定是亏损不能做的。所以NPV和传统的收入减支出计算盈利的方法最大的差异是,在这个过程中它计算了货币的时间价值。这样的测算的结果显然才是准确的。
商业论证常见的一些经济学模型
4、收益-成本比率 benefit-cost ratio
即盈利能力指数,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除以初始现金投资。表明一元钱带来的回报BCR要大于1,且越大越好
经济学模型:
5、内部收益率 IRR——IRR越大越好
是现金流的目前价值等于其原始投资时得到的贴现率,即NPV=0时所使用的利率。用来表明资金使用的效率。

已知一个项目的情况如下:在PMP培训及PMP考试中,这个题目如何计算呢?

ROI投资回报率=(年均利率/投资总额)*100%=(净流入之和/年份数)/投资总额度*100%=(25 ÷4) ÷13 ×100%=48
回收期=净流入=净流出,第一年流入5万,第二年8万两年流入13万等于投资总额度,所以回收期为2年
折现净流入=第N年的净流入/(1+贴现率)N次方
第一年折现流入=5/(1+10%)=4.54,第二年折现率=8/[(1+10%)] ²=6.61 第三年折现净流入=8/[(1+10%)] ³=6.01 第四年折现净流入=4/[(1+10%)]4次方=2.73
NPV=折现净流入之和-投资总额=(4.54+6.61+6.01+2.73)-13=19.9/13=6.9
IRR 实质上,它是能使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IRR我们就不用再计算了,知道IRR是什么,知道IRR越大越好就行。
本文为广州慧翔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优培东方PMP)原创,禁止转载
广州慧翔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专注,所以我们更专业!
优培东方(原广州慧翔)官网 http://www.hxtdpx.com
2018年8月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