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学习任何技能的过程都是一样的。学习PMP的过程应该是这样的:未知未觉—已知未觉—已知已觉。如果你只是通过PMP考试了解了巨量的知识,初步构建了项目管理框架,那还远远只是PMP价值之皮毛,也就仅停留在【空间维度】,尽管只是如此,你也应该进行核对自检。PMBOK,它就是一本指南,你可以直接把它当成工具书,你可以这么做:
01 核对自检
这部分不难,你可以悬梁刺股、自学成才,注意成本效益分析,避免自己投入太大收效甚微。
或者跟着老师节奏,做到这一步。时间是金钱是效率。
02 理解-实践-关联
我常常把《PMBOK指南》比喻成为项目管理的“内功心法”,就像是武侠剧里面的内功心法一样,内功心法要真正理解,学到位了,才会内力深厚,应用的第一步,是关联。
把实际问题和学到的知识进行关联,找到切入点,实践、关联、内化,形成自己的管理套路,当套路遇上理论,就会产生新的化学反应,形成你自己的项目管理方法论。
至此,你才算是把《PMBOK》给学透,PMP才有了它真正的价值。
03 技能学习关键看科学
最近沉迷于科学方法,理解了基本科学道理,对于一些现象我们会有一个客观的认知,在学习上,可以帮助自己找到正确的位置和方向。科学研究表明,学习都有“平台期”规律。
在平台期,我们可能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却看起来毫无进步,甚至出现退步下滑,但这仅仅是一个假象。很多人选择放弃,往往就在这个时间段。但其实只要坚持去练习,就一定会有突破。这并非鸡汤,而是一颗实实在在的定心丸。它告诉我们,希望和耐心都在你重复的刻意练习里。正确的方法,长期有效的练习,必然会体会到“做到”的真实快感。
04 放弃多余的欲望,专注在能改变的少数
搞懂轻重缓急是对一个职场人的基本要求,更别人负责一个项目成败的项目经理。
其实,学了PMP还带不好项目,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考完试,拿到证,你想要的就从拿证书到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想要的欲望太多,反而不想行动了,比起努力,说PMP没用,好像来的更方便?
当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从PMBOK中找到某一部分的内容,是相关方管理、进度管理还是质量管理,选好以后,专注的去练习。主动消减或暂时搁置一些其他想法,集中心力持续做好。拿到一个知识点,先想为什么?再想怎么做?想出3个以上的应用领域。就这样,反复练习,没有收获你找我。举个例子:
在学习时,你有真正去理解过为什么讲完项目和项目特点,要介绍项目和开发生命周期?
在这里有个关键点,就是开发和生命周期模型,是我们在实际实施项目的重要工具。
我们现在很多项目就两大类别:一是合同驱动型;一是市场驱动型。
互联网的很多产品,大都属于市场驱动型,所以立项时,大多采用敏捷迭代来快速推进项目,完成交付,以此更好的把握市场机会。
作为项目经理,你需要思考这些知识背后的原因,他们如何发挥作用?
具体点,你可以借助生命周期做些什么?
1、确定项目是分阶段实施的,确定各个阶段需要完成哪些工作
2、确定各个阶段的可交付物成果什么时间完成,验收标准如何,以及如何验收
3、根据各个阶段的工作,明确具体人力资源的投入情况
4、明确如何控制和验收各个阶段
总结一下。
我们需要先明确一点,知行合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如果做到,你就已经超越了很多人。
想要做到知行合一,你需要先明确学习目标,目标不同结果不同。
首先,明确PMBOK的功能作用;其次,科学的进行实践和练习;最后,降低欲望,先专注,再拓展。
把知识经过自己的实践内化成自己的方法论,这场学习才算完成。
对于我们来说,真正做不到的不是道理,而是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