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围主要是定义项目的内容和其特定的关注点。范围指的是项目的结果、产出、获利及为达到此目的需要做的工作。范围通常也会指出哪些是不在项目范围内。大体上来说,范围就是定义项目的边界。
这个能力要素主要是为使个人能够把握项目的边界,并进行范围管理;还要求理解范围是如何影响项目管理和执行中的决策的。
范围包括理解、定义和管理项目特定内容的过程。然而,有时也需要对项目范围之外的因素进行定义。范围定义了项目边界,并有助于理解和确定哪些是项目中的一部分,哪些不是。
在项目中,范围包括交付物、项目分解结构(WBS)、工作包的定义。范围还包括要对项目范围变化的控制来实现持续的项目范围管理。对项目范围进行监控能够降低项目范围蔓延的风险。大多数项目的外部环境都是动态变化的,因此项目范围也并非一成不变。
为了使项目范围能一直与项目相匹配,需要通过监控(关键)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来维持一个可持续的项目范围管理。
关键能力指标
1.定义项目的交付物
项目的交付物是通过对项目的预期收益和影响的实现而交付的有形或者无形的资产(结果、产出、服务)。而且项目的交付物是判断项目管理是否成功的一个可衡量的结果。交付物是为需求方(内部成者外部)交付的项目有形的或者无形的成果。
在“需求与目标”能力要素提到的目标的层次,就是在这个环节完成的。项目的交付物和次级交付物位于项目目标层级的最底层。在反映项目目标层级的图形中,项目目标和交付物之间的连线代表着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怎么做?
定义项目的交付物
明白并可以解释项目目标和交付物之间的区别
能将目标和其对应的交付物联系在一起
了解并能够使用目标的层级和其目的
2.定义项目范围的结构
定义项目范围的结构需要将整个项目划分为次级任务和工作单元。项目的结构或者工作分解结构包括对整体的分解部分及进一步的分解部分。 工作 分解结构的结构图是一种典型的树状结构,包括一系列的阶梯式的分解结构, 这个分解的程度 主要取决于任务的具体条目和工作单元。
在制定工作分解结构的时候有很多可以用到的原则。一种是其整体结构能够反映出项目所有需要分析、策划、开发和测试的子产品。另一种是尽量能够反映出项目结果的不同功能和物理结构。无论用什 么方法,将项目范围结构化能提供一个关于项目内容的整体视角, 项目范围的分解通常会用到一种迭代、循序渐进的方法(如敏捷开发),尽管WBS的细化程度不如线性分解的细化程度高。
怎么做?
了解并能够解释项目范围的结构化
了解并能够应用WBS的分解原则
能够解释不同分解原则的区别
能够解释项目边界的特点,并能举例说明
了解为什么及何种情况下不适合用WBS和那些迭代、循序渐进的方法结构化项目的范围
3.定义项目的工作包
项目WBS最底层的分解单元就是工作包。本质上来说,一个清晰明确的项目边界是WBS成功的一个前提。对工作包的定义包括对工作内容、工作的目标、成本、所需资源和持续时间的描述。如果一项工作的持续时间、成本和所需资源不明确的话,就称为预期工作包。采用迭代和循序渐进的方法,软件开发项目中的工作包便被称为用户需求。同样的方法可以用来定义工作包,如控制科目就是通常用于准备报告的一组工作包。
怎么做?
定义工作包和预期工作包
解释定义工作包的目的和好处
列举和解释定义工作包的方法
4.建立和维护项目范围的配置
范围配置管理能够帮助减少范围的缺陷、错误和避免项目范围蔓延。项目范围管理是为确保项目范围与利益相关方的需求期望相统一,并且将所有的资源分配到项目中。
项目在一个动态的环境中运行,并且在这个环境中变化一直存在,需要对变化进行识别和管理,而不是将变化视为项目的阻碍因素。项目范围配置的方式符合项目迭代的管理方法理念,其驱动因素主要是计划和任务。项目范围配置管理是一个持续性的过 程。
怎么做?
范围配置管理
定义范围配置管理相关的角色和责任
将范围配置管理的方法和项目管理的方法(顺序或者迭代)联系起来
对比进度、挣值和基准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