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项目管理方法一般适用于中小型研发项目,追求项目管理态度,方式上的“敏捷”,推崇“以构架为中心、用例驱动、迭代开发”,从而达到快速交付的目的。PMBOK的理念是项目应该具备完备的可持续改进的项目计划, 并时时强调项目管理计划的更新持续于项目整个生命期。
敏捷项目管理声称要摆脱繁冗的流程制度文档,但是对于关键的项目文档,比如需求规格说明书等,也是要求必须具备的。所以,敏捷项目管理在项目流程制度上的管理可以看作是对一套完善的项目管理流程制度的裁剪,只不过这个裁剪的尺度较大,从而也对敏捷项目团队成员的适应性,自主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具体的敏捷方法(以SCRUM为例)在每个迭代周期中都存在立会制度,燃尽图、看板监控,计划发布等,这些和PMBOK中对项目生命期的五个过程组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的定义没有冲突矛盾。实际上,敏捷项目管理的这些措施可以看作是PMBOK项目生命期五个过程组执行的微缩版,区别在于,敏捷项目管理的迭代周期时间很短,在其执行过程中,裁剪了许多规范正式的项目管理流程制度。
敏捷项目管理方法在IT研发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种项目管理方法对项目团队的整体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对项目管理者的团队建设水平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敏捷项目管理追求的“敏捷”,虽然貌似在项目管理流程制度等项目管理建设金字塔的底层“硬件”部分要求不高,但是对项目管理软技巧这些例如团队建设,沟通协调,领导力,激励等项目管理建设金字塔的高层“软件”部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个人认为,一个项目管理者如果具备卓越的项目管理能力,那么他首先应该精通项目管理建设金字塔的底层建设,只有系统掌握了项目管理体系理论,结合工作经验,项目管理者才能逐渐凝练出自己对于软技巧的总结,从而进行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应用,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没有系统知识体系的积累奠基,所谓的软技巧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作为敏捷项目的项目管理者,学习掌握专业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也是十分必要的。
PMP小知识:整合管理
整体管理是667-4343-644 的6了,也就是有6个过程。为了便于区分输入输出,是【)代表输入,(】代表输出,【】代表过程,()代表技术工具。
1、输入和输出
【制定项目章程】:找老板签字立项。怎么才能项目批准呢,先说一番项目大概要做什么【项目工作说明书),再找专家说我看行【商业论证),再不行的话,杀手锏-【协议),既然客户都给钱来做,看样子老板想说不行都难,这样项目就批准了,立个文档老板签个字(项目章程】。
工具和技术:专家判断、引导技术(头脑风暴、冲突处理、引导者帮助团队、引导者帮助个人、问题解决、会议管理)
【制定项目计划】:拿着老板签字找人汇总计划。首先我就拿着老板的文件【项目章程)给大家看,大家就知道我是头,就肯听我的了,然后让大家一起来定一个个小计划,例如成本计划,时间进度等(其他领域的计划),完事后一起装订成一个大计划(项目管理计划】,
这个计划非常重要,干活和监督时候都要用到,后面就不再提它。
13个计划文件和3个及基准
工具和技术:专家判断、引导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