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很多朋友聊天,在职场上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公司宁愿花高薪招聘新人,也不愿给老员工加工资。很多职场人对此都非常不解,于是乎出现了跳槽、混日子等对于公司来说不是最优的局面。那么为什么企业要这么做呢? 简单归纳下,有以下几个原因(以公司的视角分析,但是仅作为个人看法,不代表全部的企业主和管理层):
1.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请外来的和尚无非是以下三种情况
1)企业更换了高层领导,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代新人换旧人是历史的必然。不管外来的和尚是否真的会念经,不管他是否比原来的好,但是他是我的人。
2)企业或部门的稳定期过长,领导预期很高,没有达成目标,自然想到换人来试试看。因为变看起来比不变更能带来机会。该制度,立规矩都不如换人立竿见影,特别是换了管理层就希望带来换帅如换刀的效果。
3)鲇鱼效应,希望新人把他的新东西带来,让团队和公司更有冲劲。一般新人都会把简历写的很漂亮,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成功的职业经理人,雇主看到这么优秀的简历自然倾心,而对于新人也给予了更大的期待。
2. 你只值这个待遇
在公司看来,你的能力、影响力只值这么多,他们认为给你的报酬是合理的,所以没必要给你加工资提高你的待遇。
这里面有两个情景:
1)一些员工对于公司十分忠诚,工作勤勤恳恳,甚至有一些人还和公司一起白手起家、同甘共苦,堪称公司的元老。但是这些人能力有限,不能给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公司留用也是看在情面上。
2)你有才能,但是根据公司的组织环境和架构,你在领导的眼里只能发挥这么大价值值这么多的钱。这里就可能存在了办公室政治、企业文化等复杂的因素,但是如果公司是会做的不如会说的,那么就真的很难留住人才。
3. 不想大面积加薪增加成本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但是一旦给你加薪了,你周边的人就会有情绪,会让公司加薪,甚至是你周边的周边的人也会因此而动;作为管理层只能选择视而不见,不会为了你一个人调整了整个公司的工资架构。
4. 想让你自己主动离开
宁愿相信新人也不愿给你保证其实就变相的想要你离开,只是保留了一份大家都还过得去的面子外衣。
一代新人换旧人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1. 新人表现得尤为出色,深得管理层器重,实现自己的价值给公司带来更客观的价值和收益。
2. 新人因为被寄予厚望,但是如果进展没有达到管理层的预期,那么新人的压力会更大,离开这个团队的速度会更快。
3. 新人进来不是鲇鱼而是鳄鱼,通过自带人员和装备,获取公司资源,制造办公室政治,让公司变成新人的舞台,老员工要么被逼走要么选择加盟。
4. 老职员会感到不公平,所以就会出现两种状态
1)离职,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自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在新公司会更加玩命的工作证明自己,遇到老东家更是起劲,你看运动员大多遇到老东家的比赛都格外卖力就是这个道理。
2)混日子,既然公司这么做我们就混日子,拿到工资不操心逍遥游自在。
5. 公司无形给自己的发展制造竞争对手和障碍,放走有能力老员工无疑是在做黄埔军校是在给人家培养人才,你认为客户/技术以及核心竞争力是你的,但是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
谈谈几点个人的想法和建议:
1. 永远不要低估老员工的潜在能力
人都是会有惰性的,特别是在一个地方做久了就会形成自己的舒适区,那么作为企业家和管理者我们要帮自己的员工不断突破各自的舒适区,按照职业发展帮助员工提升,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根据Peter定律职业经理人都会有一个自己的职位上限,但是职位上限不是能力上限,更不是创造价值的上限。
2. 喜新不要厌旧
引入新人是为了激活团队,创造更大的价值。我一直有个不成熟的看法就是激活老员工就是企业花最少代价带来价值提升的最有效方法。引入新人的通知通过适当的奖励机制,激发老员工的积极性是管理者必须考虑的实践。
3. 一代新人换旧人,引入新人要谨慎
1)引进新人到底是带来了鲇鱼还是带来了鳄鱼,需要管理者认真思考,不要盲目和草率。我之前写了一篇关于鲇鱼效应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2)新员工进来后的高薪酬和前期不能马上带来的产出以及所花费的成本是管理层要考虑的。引入新人要看准,用稳,有眼光,有耐心!
3)不要低估新老员工的政治敌对(这里的新老员工不仅仅只本部门,还指整个组织系统。内耗往往是企业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引入进来要做好管理和协调。
4. 职业经理人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稀缺性
无论是老员工还是新员工一定要保持积极学习的心态,不断提升自己的稀缺性,只有你的稀缺性足够大,你的不可替代性越强,你在公司的地位才相对稳定;但是这个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所以学无止境,学以致用,才能不能提升,保持自身的特点提升自身的重要性。
企业的改革调整是必然的,但是在用人环节还是希望管理者能擦亮慧眼,雾里看花。新老交替是必然,但是如何把新老员工的能力发挥最大化,为公司创造最大的价值是我们要关注的。同时,为作为职业经理人我们必须保持学习精神和进取心,不断增强自身的不可替代性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优培东方送你一张风险审计模板:
项目名称: 准备日期:
项目审计: 审计日期:
风险事件审计:
事 件 | 原 因 | 响 应 | 说 明 |
事 件 | 响 应 | 成 功 | 改进措施 |
过 程 | 要遵守的规定 | 所使用的工具和技术 |
规划风险管理 | ||
识别风险 | ||
进行定性风险分析 | ||
进行定量风险分析 | ||
规划风险响应 | ||
监督和控制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