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决策和问题解决的办法
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做好决策,管理者需要做好有效决策,决策包含了5个不同的阶段:界定问题、分析问题、制定可行的替代方案、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把决策转化为有效的行动。每个阶段又包含如下步骤:
1.1把决策转化为有效的行动
任何解决方案都必须做到有效实施,在实施决策过程中管理者需要通过精准的沟通使具体执行决策的人员了解行动的具体办法,并监控决策执行的过程,必要的时候共同商讨重大的执行偏差和异常情况。管理者就是要通过有限的经历来捕捉有限的异常,并适时采取必要的行动。除此之外,管理者需要帮助具体决策执行人员有效的达成行动的目标,发挥更好的工作绩效,从而使员工从工作中得到更好的成就感。具体针对不同人员的情况,采取必要的帮助手段,即属于情景管理的范畴。
1.2界定问题
管理者在做日常决策分析时的首要任务是找出真正问题是什么,即界定问题。现实人生中没有任何问题所呈现的面貌可以直接拿来做决定,因为问题所显露的症状未必是真实的,或者截然不同的问题产生相同的症状。比较通用的界定问题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先假定一切条件都不变,然后问:未来将发生什么状况?第二种方法是回顾过去,然后问:当初发生这个问题的时候,如果采取了什么行动,或不曾采取什么行动,将会影响到目前的状况是什么?以合理的趋势判断来逐步认清正确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1.3分析问题
在找到正确的问题后,需要将问题分类,比如可以通过鱼骨图进行分类,并进一步寻找具体事实。如果没有预先将问题分类,将严重危害最后的决策品质,因为有效的问题分类会成为对未来解决问题时该由什么人做什么事情提供必要的输入。问题的分类原则必须预先经过企业内部的讨论,并且考虑企业的整体目标,确保企业在决策时不会影响到整体的利益。在完成问题分类后,才能开始寻找事实。在获取事实的过程中,管理者必须自问,我需要哪些信息才能做决定,还欠缺哪些信息,由此判断决策的风险有多大。
1.4制定可行的替代方案
针对每个问题需要制定出各种选择方案,避免陷入“两者择其一”的窘境。替代方案不见得能够保证具体决策的正确,但至少能够防止我们再未经深思熟虑的情况下做错决策。管理者需要具备科学家精神,即无论多么熟悉观察到的现象,还是会把其他可能的解释都纳入到考虑的范畴。
1.5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
针对每个问题需要制定出各种选择,在选择方案是要通过四个标准去权衡。第一个是风险,管理者必须根据预期的收获,来权衡每个行动的风险。第二个是投入的精力所达到的经济效益,即方案的投资回报是什么?不要用牛刀来杀鸡,或试图螳臂当车。第三个是考虑时机,通过敏锐的洞察力来做出适时的判断和方案推广,即所谓顺势而为并要考虑企业文化等事业环境因素的影响。第四个是资源的限制,选对合适的执行方案的人选,了解方案执行者的意愿和能力,确定他们可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对于没有能力执行方案的人需要进行必要的培训和验证培训的效果,以保证方案落地的有效性。
2、管理者理念的个人领悟
公司请你来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的,能够解决多大问题,就坐多高的位置,拿多少薪资。问题就是你的机会,比如客户的问题就是你服务的机会,领导的问题就是你积极解决并获得信任的机会。只有那些随时组织不断探索中成长能够动态找到自己位置的人才是可以和组织走到最后的人,这一点尤其适合当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如果你爱你的员工,就严格的要求他或她。因为员工都需要在更高的要求中成长,也许成长的过程是痛苦的,但那时他们的必由之路。强大的公司是不会给员工安全感,因为他们在培养员工必要的“狼性”,比如华为就是典型的代表。
3、被管理者心态的自我认知
每个团队都有不如人意的缺点,不要不顺就选择放弃。跟对你的领导,愿意教你并放手叫你去做的领导可能是你职业生涯的贵人。遇事不抱怨,心怀感恩之心,才会可能有赢得天下的机会。领导导航再好,给的只是方向,代替不了你个人的努力奋斗。靠自己才能成功,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努力的精彩。
4、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天生的管理者
项目管理PMP培训领域的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没有一个管理者是天生的,他们之所以会管理,只是由于在实践中,学会了有效的管理习惯。”“管理者的绩效取决于如何学习特有的思考方式,以便有效地解决问题”,著名管理学大师明茨伯格也如是说。其实,每个人都有成为管理者的潜力,大家在日常的事务性工作过程中会逐步体会如何做好有效决策以及如何解决具体问题。
广州慧翔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优培东方)
官方网址:www.hxtdp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