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翔深圳班5P学员叶凤香备考心得
发布时间: |2011年03月24日 | 点击次数: | 关键词: PMP PMP认证我的PMP考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己预习阶段,我9月中旬报名,老师给了我一本厚厚的红皮书PMBOK和黄皮书汪博士解读PMP,心想书这么厚怎么记得住里面的知识点,而且2个月后就要考试,但是想想大家都是这么短时间备考,自己应该也没有问题,这给自己增添了很多信心,我觉得做事一定要讲究效率,别累的半死效果很差,所以做事情前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回到家我没有急着看书,我是先分析了这本书的考试的人群,大多是IT行业的,所以它考的内容应该和我们工作有关联的,而且是全球性的考试,也就是说考试的内容会99%出自书中,所以看懂红皮书很重要,于是进入看红皮书阶段,看之前我翻看了一下目录,先稍微了解一下有些什么知识点,需要花多长时间看完,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速度和时间来安排每天要看完的章节,我是一天看一章,有时2天看一章,保证在老师讲课前看完一遍,因为这样做有一个好处,自己对知识有一个框架和轮廓,对书本不理解的知识点老师在授课时会讲解,会使自己记得更牢固,我在老师讲课前看了一遍红皮书,每个句子都看了,我看完红皮书之后我紧接着就看黄皮书了,黄皮书比红皮书容易理解多了,而且黄皮书会有些知识点的补充,比如:光环效应,帕金森定律,学生综合症,净现值,时间管理和成本管理有些计算题可以做。
第二阶段,就是老师授课阶段,争取每晚都听老师讲课,当天没有听之后也要听录音,面授课我每节都听了,老师讲的都是重要考点,而且对考点内容要做标记,方便以后复习,老师讲完课之后,都会布置一些作业,我都会及时完成,红皮书有10个知识领域,47个过程,128个工具,都分布在5个过程组中。 要短时间全部记住确实有难度,但至少要熟悉每个工具的特点和作用,特别是一些个别知识领域独有的工具,如:质量审计,风险审计,采购审计,三个工具都可以为组织积累经验教训,但又在不同的知识领域和不同的过程组使用,质量审计在实施阶段,风险审计在监控阶段,采购审计在收尾阶段,如:估算成本和制定预算都是在成本管理领域中,但是要注意它们的差异,估算更粗略,输出是活动成本估算,制定预算更精准,是对成本估算的细化,输出是成本基准,所以在听课和看书时要细心,这阶段我看了2遍红皮书和一遍黄皮书。
第三个阶段,我的第三阶段就是做题了,前期专心听课和看书,只有基础打好了做题才会轻松,我没有做老师布置之外的题目,我在做题时不懂直接翻书看,回归课本很重要,老师布置的题目我全部做完,在3次模考中一定要把握好时间,至少要留30分钟涂答题卡,形成好习惯,不要随便改答案,考试前布置的850道重点题我也完成了,做完题每次是先看错题,看完错题我有时间都会在整套题目都过一遍,积极参与群里的题目讨论,有时会有特别的收货,有个别很费脑细胞的题我觉得它特别的难我不会花很多时间起钻研,把剩余的199题搞懂也能通过考试,重要的是:做题一定要简单的美式思维,不要纠结每句话的意思,要抓题中的重要字眼和前后的逻辑关系,后期的题海战术就是要练习读题会意要快速精准,对于有歧义的中文翻译要参照英文一起看,如:启动会议(initiate meeting)和开踢会议(kick off meeting),信心满满去考试,考前要看下考试规则和答题卡的填涂,都是经历过高考的人,这个考试不会比高考还难,跟着老师的节奏学习不会错,这就是我PMP考试的的心得,最后要感谢慧翔可爱的老师们,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祝愿慧翔越来越好!
慧翔PMP深圳10班叶凤香
2016月1月12号